提起智能厨电,消费者的第一反应就是目前大火的免火再煮锅等。很多人都认为今年将是智能厨电集体爆发的元年——当然,节能补贴马上就要到期也“逼迫”着厨电企业寻找新的刺激点。
将所有的智能厨电联合起来就能是划时代的智能家居的一部分,而智能家居的潜在市场可谓庞大。面对这样庞大的市场,国内厨电企业迎来了机遇和挑战。机遇自然是能够突破现在厨电销售面临的瓶颈,进一步挖掘智能厨电的潜力,并建立良好的智能生态圈;挑战则是一方面国内厨电企业尚无科学、合理的整合方案,另一方面则是智能芯片进口率高达90%以上,国内厨电企业面临巨大的战略危机。
智能厨电在一般人看来仿佛是空中楼阁,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很远,仿佛只有那些科技大佬才会享受,但其实智能厨电早已与我们近距离接触——智能电视就是很好的例子。而除智能电视外,越来越多的智能厨电不断涌现,虽然都是比较初级的应用,但却预示着未来智能厨电大潮的汹涌而至。
此外,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,硬件环境的不断优化,智能家居需求也呈现了上升势头,智能厨电的缺口也越来越大。市场已经做好了接纳智能厨电的准备,就看厨电企业如何面对这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了。
智能厨电有着光明的前途,在未来是和智能手机一样必不可少的事物。然而就和国内的手机厂商一样,国内的厨电企业也在面临着同样的尴尬。目前绝大多数国内的手机厂商都只能算是贴牌、组装厂商,系统不是自己的、芯片不是自己的……只有外壳什么的才是自己制造的,然后再将这些硬件拼装起来,刷入系统,一款国产智能手机就制成了。
智能厨电也是如此——系统、芯片等主要核心都不在国内厨电企业手中,都是在国外巨擘的手中。虽然安卓等智能系统是开放性系统,不需要授权费用,但更新都得仰仗谷歌,只能亦步亦趋地进行外围的改变。系统的问题虽然棘手,但起码还可以通过“曲线救国”的方式解决,芯片的问题却是最大的拦路虎。
芯片是长远问题,是关系到未来命脉的问题,如果不去考虑它,将来必定会钳制国内厨电企业的发展。虽然从现在开始再做芯片的研发、生产工作已经显得有点晚,毕竟芯片的核心技术国内厨电企业都没有掌握。
但俗话说的好,“亡羊补牢,犹未晚也”,现在不开始,未来就完全丧失话语权了。期待国内厨电企业能够从现在开始重视芯片的问题,而不是一味地去生产新产品、去寻找增加产品销售的的“噱头”,能够脚踏实地的一步步打好未来的根基,让自己的企业不再是空中楼阁,一推即倒。不用再仰望国际巨头高高在上的面孔,能和它们平起平坐,让民族企业发展地更为健康与合理。